|
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姜滨一行到广东和谐医调委调研时间:2017-11-20 2017年 11月17日上午,广东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滨、副秘书长薛晓光、研究部主任郑桂琼到广东和谐医调委进行调研座谈,了解调研“调赔结合”化解医疗纠纷机制的运作情况及其成效。 王辉向姜滨专职副会长(左)汇报广东和谐医调委的调解机制 广东和谐医调委主任王辉汇报了医调“广东模式”的运作情况及实际成效。省法学会一行肯定了广东和谐医调委取得的成绩,双方并就如何把基于市场机制的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事业逐渐拓展到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校园安全等更多的社会民生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图片资料、数据讲解、场地参观和座谈交流等方式,王辉在汇报中表示,医调“广东模式”通过“三个第三方”,即调解主体的第三方、专家论证的第三方、损害赔付的第三方,建立了一个多元化一站式医患纠纷专业调解服务平台,既为医患双方搭建了一个更完善和更到位的调解服务体系,也通过保险经纪的专业服务和专业监管功能,成功地沟通了医疗机构、患者与保险公司之间的联系,平衡了相互关系,在公平合理的医疗责任保险合同和(或)医疗意外保险合同框架下,促使保险公司承担了依照相关合同应当分担的医疗执业风险。广东医调这种“中立”、“公正”、“便捷”、“无偿”的调处机制,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为人民群众、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都争取到了利益最大化。 座谈会现场 王辉介绍到,截止至2017年10月底,广东和谐医调委成功调解医患纠纷逾8000起,累计为患方争取合法赔偿金额约 4.295亿元。应急现场处理“医闹”案件 1300 多起,经劝导近100 % 进入调解及法律程序,广东和谐医调委已成为全省化解医患纠纷的主渠道。 座谈会上,双方还就社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进行了交流。姜滨专职副会长指出,医调委的宗旨与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相通的,党的领导对于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十分重要。王辉表示,他虽不是党员但多年从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经历,让他在工作实践中切身感受到,重视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加强同党组织的联系,对于引领社会组织正确的发展方向,激发其活力,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够更好发挥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广东和谐医调委希望在广东省法学会的指导下,积极探索第三方人民调解机制与更多民生领域相结合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为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建设助力。 姜滨专职副会长对广东和谐医调委的工作给予肯定并寄予厚望。他期望广东和谐医调委进一步总结运用市场机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经验,深入探索这样一套机制对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价值,在处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纠纷等方面深入探索,为全省其他类型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充分运用补偿保险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民生服务,努力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治理型社会组织建设的追求,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奋斗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双方还就在省法学会的领导下,拟成立“社会治理与调解法学研究中心”(暂定名)的相关事宜进行了交流、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