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严尚实 精准扶贫时间:2018-04-08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11月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的扶贫思想。 经过近五年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精准扶贫”思想不仅是我国当前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而且具有丰富的理论品格,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实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政策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最大的短板。小康不小康,关健看健康!医以载道,疗以救人。医疗是中华民族健康的“守门人”,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体质保障和重要支撑。千百年来,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接力,医疗卫生事业积淀了厚重的底蕴、打牢了坚实的根基。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我省一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还存在诸多短板:医疗基础设施薄弱,专业人才匮乏,医疗事故频发,乡村居民“因病返贫”现象严重,乡村医生因“事故致贫”的情况凸显。 在二三级大医院就诊,医患双方都有医疗责任险作为保障,出现事故后由保险公司赔付风险。然而基层医疗机构由于缺少医疗信息化手段的支持和管理,加上负担不起百万巨额医责险年保费,长期处于缺乏医责险的状态,医患权益常纠葛不清。 今天“精准扶贫”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所谓精准扶贫,其实就是根据贫困人口的特性进行“个性化”扶贫。广东和谐医调委成立7年来,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条主线,把“为人民服务”铭刻在心上,融入到血脉,并付诸到实践,忠实履行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共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在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的关健时刻,我们也不会甘居人后,我们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2018年拟推出“精准扶贫”的新战略,把人民调解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除在全省各县区应设尽设医调机构外,还将不遗余力的推进基层医疗保险与人民调解相结合机制,旨在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镇卫生院、个体诊所、合伙人全科诊所等基层小医疗机构的医疗风险转移能力,实现基层医疗机构的定位和服务的理性回归,最大程度的避免基层群众因病返贫、乡村医生因医疗事故纷致贫,扎扎实实把推动“平安医院”、“健康中国”的建设落在实处。 号角已经吹响,方向已经明确。我们上上下下会拿出愚公之志,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老百姓的健康生活一定会如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