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心”出发 播种社会和谐之花时间:2021-07-01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各类案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推进平安广东建设,广东和谐医调委相继与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培训、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等举措,为减少民众负面心理、提升主观幸福感、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2019年 5月20日下午,作为 “广东‘和谐心理’社会心理服务项目”重头戏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培训”拉开了帷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培训”共分十一个章节,广东省神卫生中心贾福军主任、许明智副主任、林勇强教授等资深的心理专家担纲主讲,通过系列的培训提高调解员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应急心理援助课程,抚平社会心态 肇始于2020年新年伊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为及时普及防疫知识和防护技能,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2020年4月7日至5月18日,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广东和谐医调委、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营业部联合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面向政府、医院及疾控相关部门,开展共计10节的“应急心理援助”线上系列专题课程,通过观看使20万人从中受益。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守护祖国幼苗 为切实做好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返校后的疫情防控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工作,2020年5月9日、5月10日,2020年5月30日、6月2日,特邀高级心理咨询师冯德泉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黄若燕主任及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林勇强教授,开展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线上课程,从专业人士的角度分享干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经验及处理方法。通过培训提高了师生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为切实做好学校复学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保证。 社会心理服务公益课,守护心理健康 正心为治国之道,积极乃发展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了贯彻国家对社会心理的总体要求,促进积极社会心态的形成,2021年4月,广东和谐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营业部、校园安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邀请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专家开展“筑心理防线,护家校平安”社会心理服务线上公益培训。线上公益培训分为《做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学校该如何为学生心理护航》《解码厌学青少年的心理》《破解青少年自杀难题》《让家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共五大主题,24堂课程免费给全省各中小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观看。 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提供专业服务 为了疏导、处置和干预校园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相继在清远英德市、广州白云区、佛山南海区建设了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其中广州市白云区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使用面积550平方,集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评室、心理沙盘室等多功能室于一体,为社会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促进、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危机干预和专业服务转介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服务;还与省市精卫中心、广州医科大学脑科医院、广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等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由其提供专业的技术和服务支撑,共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心理沙盘室 心理测评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