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疫情还可恶的警情已经浮现!广州人上点心了!时间:2021-06-04 最近 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有所反弹 放大了人们想要尽快检测核酸、 接种疫苗的心理 不法分子也不甘寂寞 蹭热度实施诈骗 以下几种 利用新冠疫苗接种实施的新诈骗行为 已出现 小编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并呼吁转发给身边亲友 - 01 - 群发“疫苗预约”短信 通过“钓鱼”获取个人信息 诈骗分子冒充疾控中心,以“预约疫苗接种”为由,发送含有“钓鱼网站”链接的短信(如下图所示)给用户,诱导用户点击链接。 当你点击链接后,会跳出以下界面。 此类群发短信诈骗,除了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之外,也是一种针对受害人的“海选”。毕竟诈骗手段如此拙劣,后续定向诈骗成功率很高。 - 02 - “卧底”班级群 冒充班主任骗取接种费 骗子先在QQ、微信搜索“班级群”、“通知群”等群聊信息,冒充学生家长发送入群申请,然后混入群中潜伏。 骗子常选择在深夜或班主任不在线时,将头像和昵称改成和班主任一样,冒充班主任发布收费通知、二维码等虚假信息,收取费用后便销声匿迹。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 03 - 冒充疫情防控工作人员 设下各种圈套 骗子伪装成国家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员等,在电话中要求核对个人信息,以此套取用户个人信息。 ▲图片来源:潇湘晨报 或者先添加用户微信,将其拉进“疫苗接种群”后,后续在群中发布刷单、传销等诈骗信息。 ▲图片来源:荔枝网 - 04 - 有偿代预约疫苗 收取费用后逃匿 骗子谎称自己属于“内部人士”或者“有关系”,只要支付一定的额外费用,就可以优先打到疫苗,进而索取金钱或者个人信息。骗子先是主动加好友,称可以有偿代预约疫苗名额,预约成功后会有短信提醒,预约失败则退钱。 此类诈骗往往发生在疫情反复区域,利用人们的恐慌心理作案。一旦收取了费用,骗子从此就失联了,受害人打疫苗的心情越是急迫,越容易着了骗子的道儿。 总而言之,骗子们永远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蹭热点”的机会。 这些“花把式”无非是将电信网络诈骗的“老套路”换上新冠疫苗接种的“新皮”,但在当前国内疫情反弹的紧张形势下,有必要提起足够的警惕。 ▲公安民警进行反诈宣传工作 这些骗子布下的疫苗骗局,看似言之凿凿,实则来源不明、套路满满,有的还语句不通;而且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骗局里有一点一定是相通的,那就是骗子在最后一定会诱导大家填写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所以只要你看到网页里要求你填写这些个人信息,一定是诈骗! 新冠疫苗要打,防骗“疫苗”也要跟上。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看似猖獗的疫情很快就会再度得到控制,骗子们也不会有任何发“国难财”的机会。 最后一点,希望大家积极转发,让更多人知道~ 声明:本文转自平安黄埔、黄埔公安、湖南反诈、禅城发布,在此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