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蚊”题,小心被“叮”上!

近期

基孔肯雅热“来势汹汹”

🦟🦟🦟

它是谁?咋传播?如何防?

别慌!

跟调解君一起认清它,防住它!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

通过媒介伊蚊(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

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伊蚊是依靠积水繁殖后代的

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

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

一旦家中存在积水等孳生地

就可能成为养育蚊子的“温床”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把家里家外有以下积水点的地方

都检查一遍

翻盆倒罐清积水

👇👇👇


蚊子“产房”已曝光?

牢记四招“拆房大法”

清积水、支蚊帐、装纱窗、穿长衣

↓↓↓

广州日报
,赞100


牢记四招还不够

伊蚊叮咬有双高峰

早高峰7:00-9:00|晚高峰16:00-18:00

小心被“偷袭”!

↓↓↓

新华社
,赞8766


若不小心中招

如何护理?

↓↓↓

1.体温管理:体温超过39°C时均需积极降温,但禁用阿司匹林(可能诱发登革热出血、加重基孔肯雅热关节损伤),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若持续发热或疼痛,每4-6小时可重复使用1次,一天用药不超过4次),退烧药与感冒药尽量不要叠加使用。

 2.液体补充:积极预防脱水,可予口服补液盐补水,少量多次饮用,每日摄入量不少于2000毫升;若呕吐频繁无法进食,需静脉补液。

 3.隔离与防护:发病后5天内是病毒血症期,需做好防蚊措施,严格使用蚊帐,避免蚊子再次叮咬后传播给他人。

4.重点观察:特殊人群如有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婴幼儿和老年人等加强防护。

温馨提示

“人→蚊→人”传播链

是基孔肯雅热的核心传播模式

但该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

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

要立即就医哦!

这里有一份

基孔肯雅热防护科普指南

请查收

👇👇👇


上下滑动查看


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

一清二灭三防

防控基孔肯雅热

关键在行动




声明|部分图文及视频来源:广东疾控、人民日报、新华社、广州日报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讯度网络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