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心理应激反应案

2021-10-29

案件概要

患者王某某,女,47岁,因“白带异常1月余,阴道异常流血3小时”入院,术前诊断为“1、宫颈、阴道药物性灼伤;2、隐形梅毒;3、腰椎滑脱症;4、轻度脂肪肝;5、轻度贫血”,拟行“腰5/骶1椎间盘切除滑脱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前访视患者:血红蛋白96g/L,既往2012年有全身麻醉胆囊切除病史,对“海鲜、牛肉”过敏史。

2020年3月27日行手术,入室后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充分给氧去氮后,给予静脉用药:咪达唑仑2mg,依托咪酯20mg,右美托咪定8ug,舒芬太尼20ug,顺阿曲库铵20mg麻醉诱导,麻醉起效后置入喉镜片充分暴露声门,置入气管导管顺利。术中给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ug/kg/h+丙泊酚300mg/h,吸入2%七氟烷,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维持MAC在0.4-0.5,CSI在52-65,未见有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等麻醉过浅表现,术后送至麻醉恢复室复苏,待患者达到拔管标准后拔除气管导管。

患者清醒后情绪激动,诉手术过程中有醒来,可听到医护人员说话,手术操作的声音,无法呼吸,疼痛不适,立即给予了氟比洛芬酯50mg镇痛,咪达唑仑2mg镇静对症处理,后患者苏醒,诉疼痛感减轻,情绪仍较激动,告知其术中醒来可能是麻醉复苏时药物代谢过快,手术结束时俯卧位还未翻身,麻醉机辅助呼吸,伤口疼痛导致,安抚后情绪好转,达到出麻醉恢复室标准后,安返病房。术后请心理科会诊:诊断:应激反应,处理:1、加强医患沟通、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多鼓励、支持。2、首诊心理检查。精神科药物可参考:奥氯平片,氯硝西泮片,西酞普兰片。

调解难点

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对医院极不信任且多次表达厌世情绪。

纠纷经过

治疗期间患者通过今日头条发布信息控诉医方,引起舆论的关注,据患者自诉,其点击量达到了50万。后因需行二次手术,担心手术受到影响自行删除信息。4月2日因患者术后预后不良,行二次手术。患者术后左腿症状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右腿外侧电击般的疼痛,导致患者情绪极不稳定。

4月14日,患者致电医调委,投诉医方的诊疗行为,并要求调解员为其主持公道。患者在通话过程中,情绪极度不安,特别是陈述首次手术经过的过程。调解员在倾听中极力地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并应允患者的要求。随后调解员及时与医方取得联系,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4月17日,调解员如约赶赴医院,首先向当事科室科主任了解患者当前的治疗情况及愈后。随后同患者进行积极沟通,做好医疗纠纷调解相关要求的解释工作,并通过心理干预安抚患者激动的情绪,取得了患者信任。

经调解,患者心态平复,同时当事科室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加强人文关怀和疏导,注意护理制度落实,患者目前己康复出院。

调解体会:

在调解期间,因患者术后神经受损,行动不便,导致心理应激反应严重,调解员主动下到病房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的痛苦情绪:

一是介绍广东和谐医调委的基本情况,表达了医调委对患者的投诉情况的重视程度,在当前疫情况尚未解除的情况下,深入病房与患者见面,拉近距离,增加患者的信任;

二是以倾听者和安抚者的角色,耐心的倾听患者的陈述,对患者表现出的痛苦表示理解与安慰,帮助患者发泄痛苦情绪;

三是表达人文关怀,关心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和患者的家庭情况,令患者感受到温暖;

四是结合实际,运用案例说法,鼓励患者相信医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调整心态,换个角度看问题: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己经过去,随着积极治疗,身体疾病也能康复,前面的路还很长,家中的老人及儿女也需照顾,不能一味沉溺在痛苦中自暴自弃。开导患者勇敢面对未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

五是与患者建立通信联系,嘱其如需帮助可随时与调解员沟通联系,建立心理安全感。

本次沟通后,调解员与患者始终保持良好沟通,定期随访,看着患者身心一天天恢复健康,调解员也为她感到喜悦。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讯度网络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