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胸椎术后完全性截瘫案
诊疗概要
患者梁某,女,63岁,因腰臀部疼痛,于2018年2月20日入住某医院康复科治疗,并于3月3日行相关手术后出现失血性休克、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输血补充血容量等治疗后,送入ICU监护治疗,事后转回普通病房。经检查确诊为双下肢瘫痪。
纠纷经过
患方认为:医生手术过失导致梁某重大伤残,要求医院赔偿损失180万元。
医方意见:诊疗符合常规,不存在过错。
专家分析
据现有病历资料分析,考虑患者梁某为行胸椎手术损伤脊髓导致完全性截瘫可能性大。患者自身存在脊柱多节段韧带、结缔组织和纤维环的钙化或骨化,有高血压病史15年,存在一定治疗风险。医方于本次诊疗过程中存在:手术指征把握不当、手术部位和方式选择欠妥当等问题,医方的诊疗行为不足与患者的预后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医方承担主要责任。
调解体会
由于这起纠纷是重大伤残案件,医调委十分重视,为了公平公正,调解小组经研究,决定采取“两步走”的调解策略。
第一步,明法晰理、安抚情绪。首先跟家属明确,根据广东省政府令,医方只有1万元的自行和解权限,家属若想获得合理的赔偿,就要走合法的途径。经过沟通,调解员分析双方争议有两大焦点:一是梁某家属对医疗欠费不满,认为医方应负责住院费用;二是梁某家属对医方手术过失不满。调解员抓住焦点问题,分析梁某至医院治疗,构成医疗服务合同法律关系与医疗损害责任法律关系,但两者不能等同。基于医疗服务合同法律关系,患方必须支付诊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可以通过医调委程序进行处理。经过调解员耐心安抚家属情绪,积极解释引导,最终成功引导缴清住院欠费,并引导其到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行伤残鉴定等,最终经鉴定,梁某双下肢截瘫达一级伤残、符合完全护理依赖需求。
第二步,抓住焦点,厘清责任。在安抚好梁某个人情绪的基础上,调解员采取“背对背”调解方法,向医患双方进行多次沟通,从精神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安慰,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勇敢地面对现实,好好生活。调解员经反复多次坚持不懈地与家属沟通,最终成功签署调解协议。
本宗纠纷医调委介入三个月时间即结案,调解员发挥调解技巧,运用专业知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使患方得到合理的经济赔偿,摆脱诉讼的负累和思想的折磨,使院方从矛盾纠纷的困扰中脱离出来,避免对医疗纠纷秩序产生负面影响,医患双方各得其所,从而快速化解了矛盾纠纷。最后患方为表感谢,送给医调委“两袖清风解纠纷,无私奉献调医患”;“平民百姓的靠山,弱势群体的希望”两面锦旗以表感谢。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