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5月1日起,诊所只需要履行备案程序便可以执业了。相较于之前严格的设置审批、执业许可程序,备案制下诊所的开办者负担大大减轻。这充分体现了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方向。可以预见,未来诊所的数量将会有显著的增加。
有人担心,“备案制”会不会导致对诊所管理的全面松懈,甚至是放任呢?实事求是地说,我不知道“备案制”实施后的诊所管理会不会有松懈的倾向,因为这种"实然"层面的状况会因各种因素而有所差异。但是,我知道的是“备案制”绝不是对诊所管理的放任!首先,“备案制”下的诊所仍然是医疗机构(参见文章“备案制下的“诊所”,还是不是医疗机构?”)。因此,“备案制”下的诊所仍然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诊疗护理常规、规范,依法执业,否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里的“法”既包括将要生效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以及《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一系列卫生法律法规。以下,仅依据新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诊所管理问题作一简单梳理。诊所备案后即可执业,那么诊所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就可以备案执业呢?首先,诊所举办人应符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满5年”的条件。其次,诊所在诊疗科目、人员、设备等方面必须符合规定的基本标准。比如普通诊所、口腔诊所和医学美容诊所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要有满足诊疗需要的基本设备,等等。
诊所在备案执业后的45日内,将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诊所备案地的现场核查。如果发现诊所不符合规定的标准,将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卫生行政部门将撤销备案。诊所未经备案即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将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诊所分为普通诊所、口腔诊所、医疗美容诊所和中医(综合)诊所。不同的诊所诊疗范围也会不同。比如普通诊所的诊疗范围应与诊所医师的执业范围一致,并且不得开设口腔科、医疗美容科相关诊疗科目。诊所的诊疗活动如果超出备案范围,卫生行政部门将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三、诊所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卫生技术人员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取得卫生技术人员资格或者职称的人员,包括医、药、护、技四类人员。诊所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否则,卫生行政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未经医生亲自诊查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等医学证明文件。诊所如有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的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将予以警告;对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根据医师法的规定,可以对责任医师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处罚。由上可知,诊所实施“备案制”后,依然要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严格管理,绝不会因“备案制”而被排除出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视野”。同时,诊所服务的是广大患者,一旦由于诊所违法违规行为造成患者损害,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责任不仅仅是向患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有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甚至是司法机关针对诊疗行为的刑事调查。所以,“备案制”虽好,但诊所依法执业的“弦”要始终绷紧才行!注:以上关于诊所备案条件的规定来自2022年1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共同起草的《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及《诊所基本标准(2022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